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季进入尾声,A股酒类板块迎来新一轮退市风险警示潮。在“国九条”新规与行业深度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散户配资官方网站,上海贵酒(岩石股份)、海南椰岛、兰州黄河等多家酒企因连续亏损、营收萎缩触及财务退市指标,收到退市风险警示;皇台暂时“借命而生”,惊险擦边过关;ST春天则悲喜如乘过山车,难逃“挂星”。这场退市风暴散户配资官方网站不仅暴露出中小酒企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生存困境,更折射出资本市场监管趋严的新常态。
退市新规显威
营收红线成“生死线”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版“国九条”:明确将主板上市公司退市财务指标从“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调整为“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这一调整直接降低了退市门槛,使得过去依赖非经常性损益保壳或通过关联交易虚增营收的“保壳术”失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已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公告,其中酒类板块为三家:上海贵酒(岩石股份)因2024年营收仅2.85亿元、净利润亏损2.17亿元,成为首家因触及新规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酒企。无独有偶,海南椰岛预计2024年营收2.05亿元、净利润亏损1.42亿元,兰州黄河营收1.85亿至2.15亿元、净利润亏损0.85亿至1亿元,均因营收低于3亿元红线且净利润为负,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新规下,营收规模成为酒企保壳的核心指标。”有证券分析师指出,“过去部分企业通过处置资产、政府补贴等方式扭亏,但营收不足3亿元的硬性指标,彻底堵住了‘保壳’漏洞。”
行业分化加剧
中小酒企遭遇“戴帽”危机
在酒业深度调整周期中,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头部企业如贵州茅台、古井贡等2024年营收、净利润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而中小酒企则面临需求萎缩、渠道库存高企、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压力。
上海贵酒的困境最具代表性。这家曾以“带单入职”模式快速扩张的企业,在关联方海银系暴雷后迅速崩塌。2024年其酱香型白酒产量暴跌93.96%,经销商数量锐减3693家,实控人韩啸被警方控制,公司生产几乎停摆。财报显示,2024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46.18万元,净资产缩水至2.5亿元,退市风险如影随形。
海南椰岛和兰州黄河的困境则折射出区域酒企的普遍难题。海南椰岛作为“保健酒第一股”,近年来因销售规模萎缩、老品库存积压、回款受阻,连续多年亏损;兰州黄河则因控股股东变动、西北啤酒市场萎缩,营收长期徘徊在2亿元以下。两家企业均表示,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渠道等方式自救,但市场对其能否在2025年扭亏为盈仍存疑。
退市风险警示背后:
资本与产业的双重考验
退市风险警示不仅是对企业经营能力的警示,更是资本市场与产业周期共振的结果。一方面,新规强化了“应退尽退”的监管导向,加速了A股市场生态净化;另一方面,酒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中小酒企在品牌、渠道、资金等方面的劣势被进一步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皇台酒业、ST春天等部分企业,此番明显提前采取“自救措施”,但却结果迥异。皇台酒业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聚焦区域市场,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转正,暂时避免退市风险。
尽管盈利连续五年为负,但ST春天凭借“听花酒”,今年1月预报2024年营收将突破3亿元安全线。不久前,这家企业被年审会计师事务所质疑业绩数据在2024年第四季度,特别是12月份酒水营业收入异常增长,占全年该业务销售收入的50%左右,增长缺乏商业合理性。4月25日,ST春天发布修正后的预年报称:2024年营业收入在2.55-2.85亿元区间,并维持净利为负,公告中已明确提醒投资者“公司股票在2024 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无论是“老病号”皇台酒业,还是“机灵鬼”ST春天,为避免遭遇退市,企业均需在短期内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实质性改善,否则仍难逃命运,而从长远来看,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能否瞒天过海,永保平安,结果显而易见。
退市不是终点
或是行业洗牌的开始
随着退市新规的落地,酒类板块将加速出清低效产能。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ST股的投机风险,重点关注具备现金流稳健、品牌壁垒深厚、渠道掌控力强的头部企业。而对于身处退市边缘的酒企,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推进改革,方能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浪潮中觅得生机。
这场退市风暴,既是中小酒企的生死考验,更是中国酒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李澎)
五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